当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经济正处于一个深化转型变革期,再加上严峻的反恐形势和日趋多元化的暴恐活动手法要求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防控力度。 2015年4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网建设、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科技水平、完善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格局等五大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网建设方面,意见就提出,加强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和深度应用,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科技水平。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由各种防范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应建立起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点线面结合,全时空、多层次、主体化的社会治安网络,重点应当抓好社会面巡逻防范、技术防范等五大网络,也就是通过人防、物防与技防相结合的主体化防范模式,达到全面设防,长治久安的目的。 9月份,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孟建柱提出要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要依托物联网技术、智能安防系统,探索“人力+科技”、“传统+现代”的风险预警模式,提高对风险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及时切断风险链。创新协调联动机制,健全区域联动、部门协作机制,建立与社会力量合作联动机制,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好维护公共安全的天罗地网;要加快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要更加注重统筹设计,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建设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和物联网等基础设施,推动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各类数据集成应用,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 随着全国会议的召开,在10-11月份之间各地也陆续召开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浙江省提出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要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共享,打通信息壁垒,发挥大数据作用,实现信息资源联通共享。要注重基层基础,加快县乡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网上网下联动工作机制; 吉林省提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开展工作,强化对信息资源的科技掌控、对公共安全的科技管控,创造性地运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破解公共安全管理难题,提升警务实战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