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AI(人工智能),多数人都觉得是比较未来性的概念,更不用说商业化。然而,近两年语言识别、图像识别、刷脸识别、无人汽车与机器人等AI技术却进入人们的视野。互联网巨头公司不惜资本、资源加大了投入力度,以BAT为首的企业也着手酝酿着AI各个领域的商业化。 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商业化的主要方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自然语言处理(包括语音和语义识别、自动翻译)、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知识表示、机器与机器人学。这些AI的深度学习技术主要的应用场景有搜索、移动支付、机器人、智能硬件、智能医疗、智能汽车等。 机器人爆发是市场需求 伴随着孙楠的《心中的英雄》,今年春晚广东分场500机器人跳舞的场面震撼到你了吧? 其实没有这次央视平台的曝光,行业及消费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也是呈现一个总体上升的走势。中国机器人市场与无人机一样,更是成为引领全球机器人市场的排头兵。国际机器人联盟预计,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装机量将超过日本,达到3.25万台,占到世界总量的20%,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在巨大需求的拉动下,未来3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机器人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众所周知,机器人可以节约成本、改善工作条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浪费。“就像宠物一样,将来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机器人。比如有做家政服务的,有帮你学习的,有陪你娱乐的……随需而配。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遥远,3到5年机器人就会普及。” 在首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专家这样生动地描述智能“宠物”家庭服务机器人。 目前,机器人结合视频监控成为安防市场一个新的潜在商机,东方网力投资了JIBO,大华股份研发儿童陪伴机器人,这些都在证实,机器人与安防,或许在不久就能融合一体了。 移动互联网窗口红利关闭了? 那么,阻挡机器人及人工智能进入安防的障碍是什么? 钱!资本的推动,如果单从一个产业的思维局限分析,在引入新的技术及市场时,需要的时间及成本都会大大增加。而跨界投资竞争所带来的构建式创新不仅是资本扮演着洪水猛兽的角色,技术融合所带来的红利也有利于产业的发展。 但当前在创业界,有人评说如果2015年上半年,在中关村那条不过百米的创业大街的车库咖啡里,一个投资人与一个年轻人聊了十几分钟后,就决定投他一个亿算是资本还在疯狂,那到了下半年,热衷于整个互联网创业的资本就开始变冷了,甚至有媒体聒噪着资本寒冬来临,整得人人自危,噤若寒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