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里,我们谈到了目前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及现状,从分析中可以看到目前华为海思、龙芯等国内芯片企业做得还不错。不过,随着高通、英特尔等国外芯片巨头的到来,国内芯片企业会不会命途堪忧呢? 中外合作的新起点 大家可能不清楚的是,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服务器销售市场了。正是因为看好我国服务器市场的发展潜力,高通才致力于与贵州省政府合作,打造一个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生态系统。高通在芯片设计、研发上具有多年的积累和资源优势,此次进军数据中心芯片领域,可以更好地满足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迅猛发展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此举与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战略不谋而合。 据悉,合资企业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首期注册资本18.5亿元,贵州方面占股55%,高通公司占股45%。根据协议,高通公司将向合资企业许可其服务器芯片专有技术,还将提供设计和技术。此次战略合作的意义深远,将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增长模式的创新上提供更多有益探索和借鉴,进一步提升中国的集成电路整体水平。从合作的内容来看,本次合作涵盖从服务器芯片的设计开发到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等多个层面,这将推动中国芯片行业的技术进步,同时推动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清华大学、英特尔公司和澜起科技联手研发融合可重构计算和英特尔x86架构技术的新型通用处理器。 我们还可以看到,高通与贵州的合作是涵盖资本、技术、市场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合作,而英特尔与清华大学、澜起科技的合作引起人们的关注更多是在技术方面。据悉,英特尔将与清华大学、澜起科技联手研发融合可重构计算和英特尔x86架构技术的新型通用CPU。而可重构计算兼具通用计算的高灵活性,以及专用计算的高性能和低功耗特性,被公认为是下一代具有突破性的集成电路技术,清华大学在可重构计算方面表现不错。可见,英特尔的CPU核再加上清华大学开发的FPGA,封装到一个模块中,由澜起科技负责销售和市场化,这一合作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数据中心等对高性能服务器的需求。 从英特尔与清华大学、澜起科技,以及高通与贵州省政府这两对组合来看,中外在芯片领域的合作模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以前更多侧重在市场和销售层面的合作正在向联合的技术开发和全面的商业合作转变。从外国芯片企业的角度看,它们积极响应中国政府的政策,希望更深入地融入到中国本地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开放其技术;从中国企业的角度看,它们希望抓住政府大力扶持这一有利时机,能够在高端通用CPU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技术上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期有朝一日可以与国外芯片厂商相抗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