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时代发展趋势,大数据、云计算已成为引领各行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其中,医疗领域众望所归地成了“弄潮儿”。去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促进云计算大数据发展、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等众多意见。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又重磅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以保障全体人民健康为出发点,规范和推动政府健康医疗信息系统和公众健康医疗数据互联融合开放共享。 一时间,互联网医院这一新型业态在大江南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大有蓬勃发展之态势。但是,与所有新兴事物一样,与巨大前景“如影随形”的,还有互联网医院在发展路上必须面对的挑战。 上个月24日至26日,首届国际互联网医疗大会暨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桐乡乌镇召开。在这块“互联网创新试验田”上应运而生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凭借出色的成绩再度成为人们目光的聚焦点。但对于现有的互联网医院模式究竟能否长远发展,行业观点并非普遍乐观,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大发展瓶颈。 瓶颈一:政策红利辐射度 作为一项政府工程,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发展离不开诸多政策支持。2015年12月10日,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出成立以来首张“在线处方”,这次完整的诊疗行为即刻引发关注。那么,这样的电子处方究竟合法么?记者从乌镇互联网医院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该院作为一家独立的医疗机构,已经具备医疗服务资质,也已取得电子处方的开具资格。在线医生只要经过多点执业备案,均可开具合法的电子处方。凭借电子处方,患者可上门自提药品或配送药品。但是,与全国其他的互联网医院一样,在医保方面,即便是乌镇互联网医院,目前也只可以达到线下取药时的医保支付,在线门诊和线上问询产生的费用目前仍以自费为主。 瓶颈二:服务闭环构建能力 目前,作为以一级综合性医院为建立标准的乌镇互联网医院专科门类建设已较为齐全。为了形成线上线下的融合性服务,产品本身预约医生、挂号、支付的闭环更是一应俱全。除此之外,乌镇互联网医院也做了不少创新尝试。比如,在传统观念里,中医高度依赖医生的经验,但是乌镇互联网医院就颠覆了这一切。“望闻问切”可以通过一套大数据的分析系统来实现。在手上缠上“号脉带”,把脸放到特定的机器里,不一会儿,脉象、脸色、舌苔的数据都自动生成,这份报告可以作为医生诊断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