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物联网无疑是展会的亮点之一。运营商、设备商等均在展台展示了自己的物联网技术与解决方案。 在上海诺基亚贝尔展台上,重点展示了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其中,既有面向公共事业领域的“智慧城市魔方”、“物联网边缘智能解决方案”、“智慧家庭”及“公共安全”等应用演示,面向交通的“冷链管理”、和面向广电的“广电700M整体方案”演示,还有基于诺基亚Netguard和Deepfield平台的“网络安全”、“环境数据运营服务”以及“云数据中心集成与运维”等面向互联网领域的解决方案演示。 事实上,物联网火热的背后,是整个物联网市场的火热。数据显示,中国已部署的机器到机器(M2M)终端数量突破1亿,物联网产业规模已从2009年的1700亿元跃升至2016年超过9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预计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 中国IoT业务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我的想象,路上到处摆满了共享单车,餐馆里随处可见共享充电宝等IoT业务,这是在其他国家没有出现的。中国IoT业务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而且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其将会迎来长足的发展。 物联网安全威胁不断增大 随着物联网应用越来越普及,其安全威胁也正不断被放大。而且由于物联网与传统的网络在业务形态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这让其安全防护措施也会与传统网络安全大不相同。 物联网安全和传统的网络安全有许多区别,比如物联网设备设计时,其处理能力及特性决定了它无法安装多种防护措施,例如杀毒软件、防攻击软件等; 同时,物联网设备均需保持数十年的工作时间,这就带来非常长的时间窗口让攻击者研究如何去攻击设备。而且随着升级换代,老旧设备升级、打补丁均将出现问题。 从另外的角度考虑,如果一个设备工作的时间长达10年,一旦黑客研究透了如何攻击设备之后,现网中的物联网终端均可以被攻击;同时,黑客也可以利用物联网设备去攻击别的网络。 由于物联网安全有别于传统网络, 一定要用特殊的手段来保护物联网安全。 首先,从网络层面来帮助终端检测是否感染病毒或者被非法入侵,并防止其受到攻击。如果从网络层能检测出物联网设备是否有异常行为,就可以从根源上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威胁状态。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从终端发生数据的特点,来判断终端是否被感染了病毒,甚至根据它传输数据特征样本的分析,跟全球的病毒库来进行比对,直接判断出来它是否中了某一款病毒。 第二,随着网络云化、SDN/NFV技术逐步商用,可以将 DPI检测分析的系统等安全策略直接加入到网络当中,从而更好的为网络及现网设备提供防护能力。 中国物联网市场迅猛发展,相信在未来几年,物联网将会完全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一起迎接物联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