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中国车市结束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进入年增长率10%左右的微增长时代。然而与此同时,在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整体走低、很多产业增速明显下降的大环境中,汽车产业却呈现出逆势上涨的态势,增长率达到14%。相互矛盾的数据背后,隐藏了哪些真相?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指出,超出的4个百分点中,有一半来自于部分地区对限购政策的恐慌性购买。去年和今年的同比数据可以说明问题,去年和今年的增长数据青岛是7%、23%,天津是10%、34%,武汉是10%、31%,深圳是12%、34%,成都是6%、21%,杭州是8%、26%。这些城市的经济没有明显好转,但购车增长速度大幅度回升,其共同点是都曾传出要限购。 由此可见,尽管一线市场趋于饱和,但二、三四线市场仍有大量的潜在购车需求有待激发。因此,从整体上看国内车市已进入微增长时代,但市场并非铁板一块,每个区域、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的政策和环境,机会蕴藏在区域市场中。 区域市场营销变革 汽车市场区域差异明显,当北京达到平均一户一辆的汽车保有量时,中国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仅约为20辆。同时,这种差异不仅是经济发展、收入水平造成的消费能力差异,还体现在区域文化、消费习惯、消费偏好等方面。区域差异要求汽车营销由粗放转向精细,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表示:“近两年,三、四线城市市场迅速启动和发展,区域市场是未来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要有效地占领高速增长的区域市场,不仅要打好不同风格、功能、性价比的牌,而且要渠道形态多元化,把渠道下沉,同时进行数字化精准营销创新。汽车行业需要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营销变革。” 当渠道开始下沉,汽车企业要顺势而为调整战略,汽车营销区域化转型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如何兼顾区域市场的灵活性和全国市场的协调统一,如何平衡区域资源配置,合理控制营销成本,都是汽车企业开展区域营销时必须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