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哈利汪特 世界杯开幕在即!而本届巴西世界杯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首次采用4K技术转播。虽然全世界也没多少人能够有缘在家欣赏到4K质量的传输信号,中国地区更是完全没有,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在中国销售4K电视机的厂商们宣传的热情。4K几乎是这个夏天所有品牌电视机的主题! 回想4年前,也就是上一届南非世界杯的时候,同样也是一个新技术的初次使用——首次3D技术转播。于是,3D基本成了如今市面上大多数中高端电视机的标配。体育与电视真的是好基友一辈子,自从遇上开始就密不可分了! 但令汪特遗憾的是,如果对比手机上的摄像头,从一个基本没法用的11万摄像头到如今几乎离不开的800万(甚至更高)摄像头,手机居然干掉了比它资格更老的照相机。然而,同样都是标配,3D就真的是相形见绌了。4年过去了,汪特看3D还是在影院里而非家里。 4K还是要沿着3D的车辙前行吗?3D==》互联网电视==》4K==》8K==》...... 随着概念的摩尔定律不断升级? 近期也有一些对4K电视机提出质疑的讨论,比如前些日子常媒体发表的一篇关于真假4K电视的话题,还引得雷布斯亲自也在微博上做了严正声明。虽然汪特并不看好某米电视,但是汪特认为关于4K的问题目前在中国国内的使用环境下,真的不在于显示屏的参数本身。更重要的其实是普通的老百姓用户买了4K电视回家到底能干什么?(我相信发烧友们都很清楚他们的购买目的和要求,并且大部分的老百姓都不是发烧友) 汪特以为:4K电视从分辨率的量变推动了看电视的质变。小伙伴们真的不适合以传统的价值观来评判和使用4K电视了。 4K就是图像的“大数据”时代 上个月,汪特有幸现场参与了全球第一个UHD 4K广播电视频道的开播仪式,韩国又一次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广播电视创新业务运营商(话说10年前韩国的S-DMB广播式手机电视开播也是全球的首例)。 如果按照韩国业界的说法,UHD还要分两个等级:UHD-1就是4K,3840×2160的分辨率;UHD-2则是8K:7680×4320的分辨率。上个月在韩国开播的全球首个4K的UHD频道,采用H.265(HEVC)格式,32Mbps的CBR编码,10.2声道的音效,60帧/秒的刷新率、10bit的色彩深度。 因此,基于上述的一系列数据参数,似乎就形成了人们对4K的基本认识。而所谓的真伪之辩,似乎也就是基于那些参数所引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