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工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转型升级“6+1”专项行动为抓手,狠抓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工业通信业保持平稳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进步,两化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互联网管理得到加强。同时,要全面把握工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准确把握两化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工业化、信息化的任务尚未完成,两化融合的旗帜必须高高举起,推进融合发展的意志不能有丝毫动摇,努力打造两化融合升级版,谱写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以来,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转型升级“6+1”专项行动为抓手,狠抓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工业通信业保持平稳发展。 1、工业通信业运行基本平稳 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增加有效供给。大力发展新型智能终端、节能高效家电等热点产品,积极引导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消费创新发展。 面对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增加有效供给。大力发展新型智能终端、节能高效家电等热点产品,积极引导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消费创新发展。预计2014年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25%,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继续实施质量品牌创新专项行动,质量信誉承诺、质量标杆等活动深入开展,推动了重点行业质量提高、服务升级、品牌塑造。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积极稳定有效投资,制定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实施办法。发挥技术改造的引领作用,推动完善了技术装备进口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开展加速折旧试点,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1~11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技改投资占比达40.1%。推动建立全国性和省市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开展了专项督查,企业减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启动工业运行质量评价。 2、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推动建立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出台了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1~11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新能源汽车生产5.67万辆,同比增长5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继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工业结构升级。统筹淘汰落后产能和压缩过剩产能,严控新上增量,制定实施产能置换实施办法,钢铁、船舶、煤化工等重点行业产能基本纳入行业准入和规范管理范围。截至11月底,已淘汰炼钢产能2790万吨、水泥6900万吨、平板玻璃3760万重量箱,圆满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推动出台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狠抓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开展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重点区域、行业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继续开展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联合印发了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积极落实中央关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支持新疆、西藏等地区发展的决策部署,在产业扶持和定点扶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