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上首提“互联网+”概念,推动互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3月26日,亚洲博鳌论坛2015年年会上,举办的“互联网+”产业未来之梦讨论,有关“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的话题和探讨持续升温,如今还在不断发酵,“互联网+”成为今年的热词。对于传统的家电行业来说,“互联网+”是下一步转型和增长的机遇,但是许多人都简单地认为“互联网+”制造业就等于工业4.0,那么,事实到底怎样呢? “互联网+”概念热效应 半年前,腾讯与海南省在国际旅游岛和信息智能岛建设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便是“互联网+”最早的雏形,后来,把医疗、社保、交通、户政等服务引入线上,这虽然不是发生在制作业,但是“互联网+”已经开始崭露头角;3月5日,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8次提到“互联网”,并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强调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和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意味着“互联网+”将成为国家战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成为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在这个趋势下,传统行业纷纷开始转型,开始向“互联网+”迈进。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在海南召开,业界人士针对“互联网+”产业未来之梦展开了分享与探讨,引起“互联网+”热效应,并且持续发酵。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针对“互联网+”提出,其就是各行业和互联网一起发生的一场化学反应、为制造业带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和万物互联流行,大部分企业被迫转成或主动转成互联网企业;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认为“互联网+”为各个行业赋能越大,企业肩负建立行业新秩序的责任越大,倡导在“互联网+”大机会注意面前,拒绝机会主义,心怀梦想,脚踏实地构建良好的行业生态新秩序。 博鳌论坛刚结束,“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颠覆创新等都成为当前议论的热词,这些当然都与互联网紧密相连,并且将互联网的地位空前提高。针对时下最热的“互联网+”概念,连工信部部长苗圩都表示,工信部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互联网+”制造业的发展。从国家领导人到互联网、通信企业大佬,都在强调“互联网+”概念,这俨然形成一种热效应,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许多大型的传统企业早已开始试水,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互联网成为“洪水猛兽”,对于小企业来说,被迫开始转型,因为它势不可挡。 |